列车餐厅的座椅,总算开放给那些有需要的旅客们休息了。
只不过,一个人需要补5毛钱的票。
旅客当中有人舍得,也有人舍不得花这笔钱。
只不过因为越到后半夜,那些拥挤在过道上坐也坐不成、站也站不稳的乘客,实在是受不了那种折磨:
刚刚靠着过道的椅背,想打个盹儿吧,又有人要上车,又有人下车,一会儿又有人要去上厕所、打开水什么的。
这些站在过道上的乘客,立马又得给别人让道。
要是等到有座位的乘客,人家起来去上厕所。
这些站在过道上的旅客,赶紧把屁股放上去,好让自己的大腿歇一歇。
可刚刚还没喘口气呢,人家又回来了...
最终有一部分旅客,实在是受不了这种摧残,只得一狠心,掏出5毛钱来。
都挤到餐车车厢里去休息。
不得不说,
郑皓这一次出门的运气,还真是挺好的:在县城汽车站,有一位面冷心热的大姐。
“好心的请”请自己吃了一顿。
等到上了火车。
列车长他老人家,居然没要自己补票,又省了1块多钱。
而且到了餐车里来休息的时候,自己和陈晓端那一块钱的“临时座位费”。
列车长他老人家大手一挥:免了!
不仅仅如此,列车长还吩咐列车员,给自己和陈晓端各到了一搪瓷缸子的热开水。
根据报纸上的照片来看,列车上本来也有列车员,热心替广大乘客倒热水的报道。
只可惜,那得有照相机在旁边才行。
而美中不足的是:显然这一次自己坐火车,旁边并没有扛着照相机的人....
不管了!
反正这么里里外外,一算下来。
自己这一趟出门,倒还省了好几块钱呢!
等到从餐车,把座位换到卧铺车厢的时候,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。
在硬邦邦的座椅上,坐了10来个小时的郑皓和陈晓端。
满身疲惫的穿到卧铺车厢。
首先紧邻着餐车的是软卧车厢,能够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的人物,起码是局级以上的领导。
这种软卧车厢,要是级别不够的话,花钱都买不到。
穿过7号软卧车厢。
后面的1~6号都是硬卧。
郑皓和陈晓端的卧铺,都在5号,只不过不在同一个格子里而已。
最后经过郑皓与别人好言商量,才将它调换过来。
“哟,两位小同志来了?”
这一个格子里,已经有两名乘客,正坐在他们的铺位上休息。
其中一位头发半百,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,他看见郑皓和陈晓端过来。
便微笑着打招呼:“看你们也没带多少行李,应该是出差吧?”
“是啊。”
郑皓回以笑脸,“倒是打扰到你们休息了。”
硬座那边坐的是人。
在这个时期,只要能够坐卧铺的人,没有一个不是人物。
这和他的钱多、钱少没有关系;只和他的身份和地位有关。
中年男人伸出手:“没关系的。哦,先自我介绍一下。鄙姓李,李龙江,我是302医院的主任医生。”
主任医生?
这种叫法,在后世那叫医师。
这个时候还没有评职称,只论行政级别和工资评级。
郑皓也伸出手,“我叫郑皓,这一趟出门,我是打算趁着年前去四九城红星轧钢厂报到的。”
“呀,原来是轧钢厂的工人同志啊。”
中年男人李龙江笑起来,很是儒雅,“这位女同志是?”
陈晓端上前,也落落大方的做了一番自我介绍。
在这个时期,大家伙之间并没有多少防备之心。
同样都是出门在外的人,相互之间互相攀谈、自我介绍一番,都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对方既然是四九城里,非常著名的医院里的大夫。
郑皓也乐于与他交谈一番...说不定某一天,自己还能用到别人呢?
这可是说不准的事情。
在四九城里,自己基本上算得上是举目无亲,多混上一个熟人,总归也好办事一点。
等到陈晓端和郑皓二人,都把行李都放好。
那个稍微比李龙江医生要年轻一些、一直坐在铺位上面发呆的人,也站起来做了一自我介绍。
原来他是“巴蜀省驻京办”里的厨师,姓王,叫王亚宁。
由于他工作的单位,需要接触的部门比较多。
所以这位叫王亚宁的厨师,真可算得上是见多识广、说起四九城里面的事情来,那才叫一个头头是道、滔滔不绝...
尤其是对于四九城里的人事变动,这个王亚宁显然比别人知道的更早、更准确。
就比如城里哪一位领导,他上报纸的时候,排名落后了两位...
王亚宁便能以此来推断出:这位领导,应该快退居二线了。
通过和他们聊天。
郑皓从李龙江医生身上,能学到一些专用的医学名词。
而通过和王亚宁的闲谝,只则知道一些四九城里、那种不为人知的密辛...
四个人刚刚闲聊了一会儿。
一夜没休息好的郑皓和陈晓端,正想爬上中铺去补个觉。
不曾想,
车厢的过道中,却响起了拉手风琴、和唱歌的声音:
“解放区呀么嗬咳
大生产呀么嗬咳
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啰啰啰呔!
齐动员呀么嗬咳
兵工队呀么嗬咳
互助组呀么嗬咳...”
大家拥挤到车过道里一看,去见一群穿着军装的男男女女,正在他们的铺位上纵情高歌。
由于他们的卧铺,就在郑皓隔壁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重生火红岁月,让激情燃烧吧请大家收藏:(m.remen88.com)重生火红岁月,让激情燃烧吧热门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